11月28日, 沈阳沈化院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常务副总王鹏、总工程师邢立国,沈化测试技术(南通)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利翔、体外试验负责人涂世盛一行来我院参观交流。
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研究院院长顾忠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于文龙、副院长张娟等领导参加了会议。
来访嘉宾首先参观了研究院展厅,常务副院长于文龙向嘉宾介绍研究院聚焦的四大医学方向,即儿童健康、智能运动与运动治疗、消化与代谢类疾病康复、神经健康与心理健康,并已与华为、阿里等公司合作开展器官芯片与AI制药、数字病理、医疗级可穿戴设备等项目情况。随后双方在8楼会议室具体交流。
副院长张娟教授介绍了研究院人体器官芯片与人工智能融合推动新药研发,特别是在肝毒性领域的应用和前景。长期以来,如何预测候选药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今年9月,研究院与华为合作开发的全球首个人体器官芯片医药大模型已对外发布,旨在进一步提升新药研发效率。在毒理替代方向,研究院基于肝脏器官芯片与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构建了药物肝毒性预测模型,完成了一百多例药物测试,准确率超过90%,并已与多家药企等开展合作交流。
沈化测评党委书记、常务副总王鹏详细介绍了沈化测评的总体情况及沈化测评南通公司的发展目标,沈化测评主要从事农药和化学品登记安全性评价测试与评估等业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使用三十余万吨农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农业现代化未来发展方向是建成农业强国。沈化测评承担了国内主要的农药安全性评价工作,肩负更多社会责任,迫切希望整合更多替代毒理、转化毒理技术,并应用到安全性评价工作中。
随后,来访嘉宾一起来到东南大学医工大楼 525 会议室进行交流,顾忠泽院长向来访嘉宾介绍了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教学科研情况以及器官芯片的研发情况。
双方围绕“器官芯片+人工智能”应用于农药、新药、化学品安全性评价进行了热烈交流与探讨,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相信通过双方接下来的合作,将为国内农药、新药开发带来新的发展活力,为医药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艾玮得市场总监周甯雅、研究院新药研发部总监王小伟、人工智能研发部总监丁彦、市场合作部经理伍晓月等参加了交流。
沈阳沈化院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沈阳沈化院测试技术有限公司沈阳沈化院测试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沈化测评)是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控股的并独立运营的第三方测评服务机构(CRO),前身是沈阳院测试评价中心,2018年整合国家农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沈阳)、国家染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沈阳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沈阳院安全评价中心、沈阳院农药检验实验室等试验机构成立。公司主要从事农药和化学品登记安全性评价测试与评估、医药毒性筛选和临床前评价、危化品鉴定与危废鉴别、环境检测以及相关标准制订等工作。经过60余年的发展,沈化测评以辽宁沈阳为总部,同时在江苏南通、浙江杭州等地设立分支机构,已为国内外上千家企业的各类精细化学产品提供质量研究和安全评价服务,在行业中树立了良好的质量信誉和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