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晚,“类器官与器官芯片线上大讲堂”--《第一期·生物(类器官)样本库的构建与应用》学术活动顺利召开。
该大讲堂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类器官与器官芯片分会、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类器官与器官芯片分会、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江苏运动健康研究院、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由江苏运动健康研究院具体组织。
2022年12月,美国众议院和拜登总统批准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现代化法案(FDA Modernization Act 2.0),该法案的目标是取消联邦对新药和仿制药进行动物试验的强制要求,旨在未来几年里大幅减少动物试验的使用,并首次将器官芯片和微生理系统(Organ chips and microphysiological systems)作为独立的药物非临床实验评估体系纳入法案。当前,类器官和器官芯片技术已经成为国际生物医药发展的重要前沿性技术,广泛应用于药物评估、精准医疗、疾病研究、航天医学等领域,未来将成为卡脖子的关键技术。
“类器官与器官芯片线上大讲堂”系列活动将特邀业内深耕类器官和器官芯片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聚焦类器官和器官芯片技术研究进展、产业布局与国际国内行业动态,搭建类器官和器官芯片技术的交流合作平台,助力青年学者开展片相关研究工作,共话类器官和器官芯片产业发展新蓝图。
《第一期·生物(类器官)样本库的构建与应用》学术活动有幸邀请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江苏省恶性肿瘤分子生物学及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尹荣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中心陆子鹏教授两位专家分享样本库构建及转化应用相关工作。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类器官与器官芯片分会秘书长、江苏省研究型医院类器官与器官芯片分会常务委员、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至善青年学者陈早早主持会议。
尹荣教授做《肺癌类器官构建及临床转化研究》专题报告。尹教授的报告指出当前的肿瘤细胞分子生物学病因研究存在局限性,肿瘤类器官作为一种功能学模型,可以填补这一空白。通过建设肺癌类器官样本库以及相关的器官芯片,可以进一步用于改善肺癌患者的个性化精准治疗决策方案体系,未来帮助实现真正的肺癌超精准个体化治疗选择。
陆子鹏教授做《胰腺专病生物样本库的构建与应用》专题报告。陆教授的报告介绍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生物样本库的建设现状。报告详细介绍了胰腺生物样本库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包括质量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细节、质量控制措施、质量保证措施、信息系统构建等方面,给参会人员带来了全面的样本库建设思路和方案。
本次学术活动在腾讯会议平台进行,参会听众约200人,在提问环节尹荣教授、陆子鹏教授针对不同癌种类器官培养技术及成功率、类器官培养微环境现状及未来、样本库样本保存方式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希望本期活动为从事类器官与器官芯片研究与转化的同仁们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携手共促我国类器官与器官芯片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供稿:产业合作部